■ 近日,应急管理部印发《“十四五”应急救援力量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紧扣《“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确定的原则、目标、要求,围绕应急救援力量建设相关内容,进一步明确了“十四五”期间应急救援力量的建设思路、发展目标、主要任务、重点工程和保障措施。
《规划》充分考虑灾害事故风险分布特点、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应急救援力量建设现状因素,调整优化专业应急救援力量规模、结构、布局,因地制宜加强社会应急力量和基层应急救援力量建设,补齐短板弱项,构建灾害事故应急救援需求与综合应急救援能力动态平衡的应急救援力量体系;重点围绕抗洪抢险、森林(草原)灭火、地震和地质灾害救援、生产安全事故救援、航空应急救援等各自专业方向,创新理念、战术、战法,强化实战实训和装备配备,持续提升专业抢险救援能力,锻造应急抢险救援专业力量。「低空经济观察」研究团队将航空应急救援有关内容摘录如下。
■ 总体目标
《规划》明确总体目标:到2025年,规模适度、布局科学、结构合理、专长突出的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基本建成,实现专业应急救援力量各有所长,社会应急力量有效辅助,基层应急救援力量有效覆盖,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供坚强保障。
《规划》从力量构成、力量布局、救援能力、保障水平等方面设立4项发展目标9个核心指标。在力量布局方面,国家级专业应急救援力量任务范围基本覆盖近20年重大灾害事故发生区域和新生高风险区域,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力量与高危行业、新兴产业分布和发展需要基本匹配,航空应急救援力量布局基本实现灾害易发地区有效覆盖。
■ 强化关键专业应急救援力量建设
加快构建大型固定翼灭火飞机、灭火直升机与无人机高低搭配、布局合理、功能互补的应急救援航空器体系。推动航空应急救援力量常态化部署,完善重型直升机、中小型直升机布局。引导和鼓励民航企业和航空货运企业建设具备一定规模的专业航空应急救援力量,增强快速运输、综合救援、高原救援能力。协同推动航空应急救援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覆盖灾害事故多发地区的航空救援网络,加强直升机起降场地和临时起降点建设。立足运输机场现有供水、供油网络,建立联接运输机场、航空护林站、通用机场及起降点的航空救援水源、油料保障体系。推动组建航空应急救援指挥调度中心,建设航空应急救援信息平台,健全完善灾情动态通报、联合勘测、需求提报、协同保障机制,强化军地协同搜寻救援。支持航空应急救援配套专业建设,加强航空应急救援专业人才培养。
■ 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工程
【航空应急救援大飞机建设项目】加快实施应急救援航空体系建设方案,完成进口大型固定翼灭火飞机引进、国产固定翼大飞机改装,大型无人机配备等重点项目,完善运行管理条件和机制,加快实现灭火大飞机破题。地方应急管理部门采取直接投资、购买服务、部门资源共享等多种方式,配置各型直升机、固定翼飞机,形成快速反应、高效救援能力。
【航空应急救援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实施《全国森林防火规划(2016—2025年)》,加快建设航空护林站(机场)。在综合利用现有军民用机场设施基础上,加强直升机起降场地建设,在森林(草原)火灾重点区域,合理布设野外停机坪。利用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专业救援队伍驻地、应急避难场所、体育场馆、公园、广场、医院、学校等,增加一批直升机临时起降点。充分利用自然水源地,按照30-50公里的标准,完善森林(草原)火灾高危区、高风险区森林(草原)飞机灭火取水点、供油点,加强气象保障、训练基地、化学灭火等基础设施配备建设。
【航空应急救援实战保障建设项目】建设联通国家应急指挥总部、国家区域应急救援中心和省级综合性应急救援基地的航空调度信息平台,统筹航空应急救援力量指挥调度。依托相关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航空企业,建设航空应急救援重点实验室、研发中心和创新平台,提升航空救援技术装备创新能力。建设航空应急救援飞行实验基地,培养航空救援指挥人才、飞行人员和技术支撑力量。
■ 在重点铁路工程隧道应急救援力量建设项目方面,《规划》提出结合施工进展和运行实际情况,建设直升机起降场,增加航空器部署,提高航空救援能力;在应急装备现代化建设项目方面,《规划》提出开展森林(草原)灭火两栖飞机、智能无人搜救、矿山(隧道)快速构建救生通道、井下应急通信、水下抢险机器人等技术与装备研究开发。
往期推荐
最高检介绍无人机调查取证应用情况;欧洲首个空中出租车运营规则 | 低空早报
发展航空体育产业,促进低空娱乐飞行市场发展 |《飞机运动管理办法》印发
民航局支持广西低空飞行发展;多弗集团全资收购意大利直升机公司 | 低空早报
首日收盘上涨76.20%,中航无人机正式登陆科创板推动全尺寸技术验证机的研发制造与试飞,沃兰特完成亿元级pre-a轮融资
贵州“十四五”综合交通规划培育航空新消费发展通航产业,探索无人机配送应用
本平台致力于低空经济信息分享交流。编辑不易,转载请注明出处:低空行研,谢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