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哔哩哔哩】授权转载
微信公众号id:bilibiliwx
原标题:又一部全程马赛克的b站纪录片,看完我哭傻了
重症监护室的夜晚总有一种特殊的宁静。
一岁多大的宝宝躺在病床上,浑身连着各种生命检测、支持设备,连呼吸也要靠呼吸机。
她名叫恩希,自出生起就四处求医。
作为28周的早产儿,恩希不仅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还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出生九天就感染了白肺。
因为身体情况太差,多家医院都拒绝给她手术治疗,“肺太差了,手术风险太高”。
直到深圳市儿童医院的梁医生决定接下救治恩希的重任。
但身在徐州的恩希,到深圳就医要经历10小时的高铁车程,风险指数级翻倍。一折腾,小宝宝可能都熬不过这段路。
但如果不去,恩希就可能失去生命的最后希望。
影视作品往往是现实的凝练,但医院主题除外。这惊心动魄的生死时速,并不是什么虚构的影视剧情节,而是出自最近b站出品,《守护解放西》班底制作的《闪闪的儿科医生》,一部呈现深圳市儿童医院医生工作的纪录片。
因为这部纪录片,近期的微博热搜上屡屡出现关于儿童健康的相关话题。
《闪闪的儿科医生》于四月底开播,满屏的四五星评价是依靠真实所赢得的口碑。
豆瓣有网友评论,“一个小生命的成长,实在太不容易。”“家长们都看看吧!”
纪录片的拍摄地深圳市儿童医院,是一家创立于1997年,广东省唯一的三级甲等儿童专科医院。
它兼具一线城市、市中心、资质高等特点,影响力辐射整个华南地区,所以每天人来人往,熙熙攘攘。
在这里就医的人群有婴幼儿、少男少女也有孕产妇,医生们除了面对恩希那样的危重病患之外,也要处理很多常见病。
可哪怕是看似不严重的症状,到了儿科,也都会被严肃对待。
因为医生们知道,许多人眼里无所谓的儿科小病,发生在还未发育完全的身体,若是放任不管就有可能直接影响孩子以后的人生。
而这群“谨小慎微”的儿科医生们,就是这部纪录片里的闪亮主角。
他们不仅要从孩子们的病症中抽丝剥茧,还要与心急如焚的父母耐心沟通,甚至还需安抚性格迥异的青少年们。
在病房经历多年理性与感性的考验,也让这里的医生们培养出了自己的性格。
陈欣欣,深圳市儿童医院胸心外科特聘专家教授,主任医师。
因为专业所以自信。说起话来,条分缕析,言简意赅;看起病来,一丝不苟,精益求精。
从业37年,至今已治疗过一万一千个病例。面对患者的犹疑,他敢放出“狠话”:这个手术成功率大概99.5%;面对复杂严重的病情他敢打包票:交给我,我保证她活。
陈医生不仅看病看得好,看人也看得透。
一位怀孕23周的准妈妈,体检查出胎儿患有心脏房室间隔缺损(部分型),是一种先天性心脏病。以陈教授的经验来看,手术顺利的话,孩子长大以后和没患过病的常人无异。
再加上母亲已算是高龄产妇,作为她的第一个孩子,医生的综合建议是保留胎儿。
这时旁边父亲的问话却让陈教授皱起眉头:能不能测测看,哪段基因导致了这个病?
陈医生单刀直入,“可以检测,并且花钱越多测得越准,但是这和孩子有什么关系?”
被问住的父母有些不甘心:想测测看,万一以后再要孩子,会不会有什么影响。
陈医生反问,“每个人的基因都多少有点问题,如果花6000多做一个检测,测出结果基本正常,那目前这个孩子还要不要?”
而母亲的担忧则更现实:会不会影响孩子以后的生活?上学报名是不是还要跟学校报备呢?
纠结的父母拿不定主意,此时陈医生则问出了关键的问题:假如一个孩子他原本并非完美无瑕,而是通过手术获得了健康,这样的孩子能接受吗?
在他看来,这对纠结的父母目前要做的,不是换地方复查、问诊和花高价看看到底是什么引起了孩子的疾病,而是先过去自己心里这道坎。
事后陈医生说,有些家长是无论孩子以后什么样,都能接受这是我的孩子,有些家长却不行。
而内分泌科主治医师焦燕华,性格耿直干脆利落,经常以专业的医学判断反驳家长的一意孤行。
患者家长要求不合理,她会直说:医疗不是根据家长的意愿来的。
她接诊了一位4岁的小男孩患者星星,身高112厘米,体重却有30公斤。小肚子鼓成球,小短腿并不拢。
妈妈担心他长不高,带他来看医生,果然严重超重,在医学对照表中这一年龄段的平均体重只有19公斤。
焦医生问起来星星的食谱,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小胖子也是一口一口吃出来的。
焦医生问星星的食谱,家长回答说早上面条蒸包,中午满碗米,餐外还加餐,每天三五盒牛奶,再有无限量零食。
能吃是福,可太能吃的小胖子,可爱外表下潜藏的却是因肥胖导致的代谢疾病。
星星发黑的后脖子,已经是胰岛素升高的标志,要知道,二型糖尿病患者有的才8岁。
焦医生直截了当:“很严重”,让家长不要心存侥幸。
既不轻视也不危言耸听,《闪闪的儿科医生》用医生真实的看病问诊来呈现人间的百态,同时也不忘向大众进行医学科普。
除了对家长问题的耐心解答,也会为视频配上通俗的注释和易懂的动画设计,对诊疗、手术过程的进行细节展示,让医生的工作进行直观的呈现。
这足以让每个毫无任何医学背景的观众,对儿科医生、医院,形成一个系统的认知。
豆瓣上就有一条评论来自已为人母的观众,她说这部片子让她意识到,孩子大了还一直尿床可能是得了病,得去医院看看。
不过,医生并不是纪录片里的唯一主角,急诊室里的人生百态才是故事的主体。
由于儿科的特殊性,患者以婴幼儿、未成年居多,许多人都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或是缺乏自主判断力,作为监护人的家长,需要承担起照顾他们,为他们做出选择的责任。
还记得刚才和陈医生几轮争论的纠结父母吗,虽然在陈医生眼里,他们的纠结程度已经“超过了99%”的家长,可在现实里,类似的纠结总会在儿科反复上演。
有人来过深圳市儿童医院后,又不惜千里迢迢飞到北京,期望得到更多的专家意见。
有人在医生给出建议后,试图用自己的理由说服医生换个治疗方案。
有人排斥手术,有人担心给孩子做ct、核磁共振会有辐射,有人忧虑给孩子打生长激素会揠苗助长,影响以后的发育。
有些家长甚至会因为医生的结论和自己的认知不同,干脆拒绝。
作为场外观众,有时难免会感慨有些家长的自大和无知。可若设身处地想想,这些犹豫却都情有可原。
孩子是父母最重要的宝贝,每个人都希望让孩子尽量在受到最小影响的情况下,得到最有效的治疗。
家长的纠结很大程度上都来源于对医生的不信任,纪录片呈现出这些不信任的同时,也让人反思。
这些不信任是为什么造成的?为人父母是否应该也努力学习一些医学常识?医生又该如何更好地取信于家长?
这些问题太大,一部纪录片显然无法给出标准答案,可这部《闪闪的儿科医生》做到的,是多一丝让普通人了解、理解、信任医生的可能。
在这些案例之外,我们也能从一个个隐藏在马赛克之下,在纠结、痛苦、释然着的陌生少年身上看到熟悉的人生。
16岁的少年,因身体不适在上网搜索后自我诊断为性病,独自来到医院。当听医生说,必须把病情告诉家长,他的忐忑变成了崩溃、沉默。
弹幕里,不少网友都在批评他小小年纪对自己不负责任,也不乏对他的冷嘲热讽。可这全然是他的错吗?他用不羁的态度表达自己不用大人陪伴的背后,其实是失职的父母。
因无知、粗心,忽视,没有细心照料孩子的父母不在少数。
有因家长的无知和疏忽,导致处女膜闭锁没有及时治疗,承受了一年多痛苦的少女。
也有因母亲孕期吃素,自己还是三个月大婴儿时就开始喝粥,严重营养不良,比同龄人矮了十几厘米的男童。
有很多时候,从一个生病的孩子身上,能够看到ta的父母、家庭,乃至学校、社会所扮演的角色。
纪录片里的孩子们境遇不同,却也都是相对幸运的,有幸遇到这一群儿科医生们,一视同仁,是所有患者的白衣天使。
文章开头提到的小恩希,她在梁穗新团队的悉心照料下,顺利转院到深圳市儿童医院。
又在以梁穗新、陈欣欣两位医生为代表的内外科倾力相助下,化险为夷,平安出院。
已为她倾家荡产的父母,还有幸得到一些慈善基金会的资助,资金困难得以缓解。
陈大夫听说他们还没来及找住宿,吩咐同事帮他们腾出两张病床用以安顿,疲惫的夫妻终于省下一笔花销,也免于更多舟车劳顿之苦。
这里能呈现的只是一小部分幸运的人,那些无法找到这样一群好医生看病的孩子和家庭才是大多数。
毕竟一部纪录片所能改变的,只是在纷杂的视觉信息中为人们揭开现实生活中的一角。
而一家儿童医院所能做的,也只是为目能所及的人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
《闪闪的儿科医生》作为一档纪录片而言,被更多的人看到,也许才是更加重要的意义。
作者 | 带刺的玫瑰
编辑 | 简杉
运营 | 米油茶
又是一年中秋,
希望大家都健康幸福!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