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酱香拿铁”火出圈,不少人热议“美酒加咖啡,一杯再一杯”。那么,饮酒多了伤身体怎么办?近期,一项基于美国多种族动脉粥样硬化研究的分析表明,大量饮酒和酗酒与内脏脂肪堆积有关,与心包和肝脏脂肪堆积的关联最强,其次是肌间、内脏、皮下脂肪堆积。
01
饮酒量大,肚子会变大
该研究一共纳入近7千名受试者,其平均年龄62.1岁,47.2%为女士,其中6734人接受胸部ct检查(检测心包脂肪量和肝脏脂肪),1934人接受腹部ct检查(检测皮下、肌间、内脏脂肪面积)。
分析显示,饮酒量与内脏脂肪堆积呈j型曲线关联,少量(每天<1杯)和中量(每天1~2杯)饮酒者的脂肪堆积风险最低,而大量饮酒(每天>2杯)和酗酒(过去一个月内一次饮酒≥5杯)者的脂肪堆积风险显著增加。
与终生不饮酒者相比,大量饮酒者的心包脂肪、肝脏脂肪、内脏脂肪、肌间脂肪均显著增加,但皮下脂肪较低。
此前,中国慢性前瞻性研究就发现,不管每周只有1天饮酒,还是天天饮酒,就饮用频率而言,任何频率饮酒者“肚子大”的比例均较高。其中每周有3~5天饮酒的人,全身胖风险较高,“肚子大”风险最高。其中“肚子大”风险在男士增加23%,在女士增加13%。研究者指出,这可能是因为酒精会增加体内脂肪的积聚、改变肝脏类固醇代谢,从而导致腹型肥胖。
02
饮酒伤脑,增房颤、高血压、癌症等风险
饮酒是诸多慢性病的危险因素。一项美国研究发现,即使少到中量饮酒也会伤脑,与脑容量减少有关。而且,饮酒越多伤害越甚。以一位50岁者为例,每日饮酒1个单位(约半杯啤酒)到两个单位(568毫升啤酒或一杯葡萄酒),对大脑的影响就如衰老2年。
《自然》子刊发表的一项研究提示,饮酒除了引起房颤复发,还会引起新发房颤。研究发现,饮酒量增加会导致房颤发病率增加。尤其是在65岁以上的人群中,急性饮酒与房颤住院之间的关联最大。研究者称,饮酒已成为房颤的重要危险因素。
一项来自韩国的研究发现,喝酒时脸红(面部潮红)与否及变化,与高血压风险也有明显关联。该研究显示,以前喝酒不脸红但现在脸红的人,高血压风险明显高于其他人,即便少量喝酒也如此。
已经有大量证据证实,饮酒会导致多种癌症。酒精和酒精饮料已经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为ⅰ类致癌物,即确定对人体致癌。发表在《柳叶刀》子刊上的一项全球性研究再次证实,即便少量饮酒也会致癌,喝得越多,风险越高。
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的分析还显示,中国男性饮酒危害很大,与61种疾病的风险显著升高有关,且呈剂量反应性相关。
03
任何时候戒酒都有益
根据《柳叶刀》一项基于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的结果,世界心脏联盟指出饮酒没有“安全量”。世界心脏联盟指出,即使是少量饮酒,也会增加心血管病风险,包括冠心病、中风、心衰、高血压、心肌病、房颤和动脉瘤。“适度饮酒可降低心血管病风险”的说法不成立。“每天一口酒,活到九十九”的说法也是谎言。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的研究证实,即便是少量饮酒也危害健康。美国临床肿瘤学会也发布声明称,少量饮酒也会增加癌症风险。
因此,彻底戒酒十分必要。一项来自韩国的全国性研究表明,对于大量饮酒者(每天酒精摄入量男士>60克、女士>40克),只要彻底戒酒才能降低房颤风险,仅减少饮酒量不会降低房颤风险。
只要想戒酒什么时候都不算太晚,只要戒了酒就能减慢酒精对人体的损伤速度。有研究报道35岁之前是戒酒的最佳年龄。因为35岁之前人体的代谢机能都比较高,对酒精的代谢能力尚比较强,能够抵抗住一部分酒精的损害。其实,任何时候戒酒多不晚,35岁之后戒酒也可以减少酒精对人体的损害程度加深。因此,为了健康请放下手中的酒杯,任何时候戒酒都对健康有益。
转载请注明来源保健时报微信公众号
本文封面图片及文内图片来自凯发k8国际首页的版权图库
记者||燕声
编辑 || 颜红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